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积山小方国

二十四回积山小方国

这南门姓氏,古代确有,类似的还有西门姓氏的。

这积山小方国,现在的大王叫南门柱,正是南门定的父亲,王位是他的父亲传位于他的,他还有个弟弟,叫南门杞,正是南门定的二叔。

他的祖父亲叫南门渊,是小方国的开国之人,他父亲南门柱、二叔南门杞,年轻时,都非常的勤劳,从十五、六岁开始,长年跟随着父亲南门渊走南闯北,把他们山上天然的野生药材,如当归,党参,黄芪,甘草,还有他们种植的大量红椒,晒干后,拿到山外的地方交易,这是他们甘肃的特产。

由于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多了,其父亲南门渊,知道了大中原地域,也需要大量的麻丝。

那是用来做粗布衣裳的。

远古之时,物质是非常匮乏的,虽南方的蚕丝早已闻名于世,但由于产量非常稀少,那些都是稀贵之物,普通平民,根本没有,因而,这麻丝成了当时制造衣服的主要原料,这或许也是当时北麻南丝这些说法的成因。

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地面有个海拨二千多米。

虽说这积石山,名字有个石字,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到处都是可种植的沙质土壤,但土地是较贫瘠的。

这一片山上居住之人,是不同氏族之人,是来源于不同地方的原始的土著人,甚至,他们还只是没有部落头领的原始散居群落。

因为山势的原因,他们耕种之地,多为梯田。

由于土地并不肥沃,因而他们种植的庄稼,并没有使他们足食,甚至时有挨饿的。

因而,居住在此的人并不多,而且,有些人宁愿做人家的奴隶,也要迁徙而去,因挨饿的日子很难受。

但,他们的父亲,即南门渊,不但勤奋进取,而且极具头脑,在他壮年之时,由于交易时的走南闯北,当知道这麻丝的用量非常大,而且人们很需要的时候,便在这山上,开出梯田,种殖亚麻。

亚麻,是最古老的天然纤维,它是人类穿上服饰,走向文明,甚至是走向时尚的天赋之物。

这山上之田,虽不肥沃,但种植这亚麻,完全可以,因这里,雨量充沛。

这雨量充沛,看似很普通的事,但在他们这里,可一点都不简单,为什么呢?

原因是,在他们这里,附近十里八里,气候差异就很大,很多的地方年均降雨量并不多,但偏偏他们这里却是降雨很多,这是这里山势地貌的特点,形成了这里较为特别的气候。

这亚麻的生长,却正是需要充足的水分,不肥沃的沙质土壤。

在他们居住地更远一点,没人开荒的山上,这南门渊,领着二个儿子,选择坡度较缓的土坡,继续开垦,用于栽种亚麻。

因他向中原人请教过,人家说,亚麻,应在平地种植的,像种稻米一样,平地最合适。

他们这里全是山地,但,他不甘心,非要尝试。

亚麻从播种到成熟,周期通常为三个月多点。

三个多月后,这南门渊竟看到,种植的亚麻,竟也成功了。

这些亚麻在黄熟期的时候,他终于收获到喜悦与信心。

他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开始大面积地开垦种植亚麻的土地了。

二年多以后,他们家,从几次收获打出来的麻丝,有好几十担的了,要拿去做交易了。

但,这哪是药材和红椒干的担数,自己家人没法挑去那么多。

他和几家人商量,用雇请的方式,用换回的粮食给人家以报酬,他请来了几个人,帮忙挑担,上路作交易。

当被雇请的人挑上麻丝,跑上几趟,为南门家做成交易后,虽也在路上辛苦了三、四个月,但他们都换回足够一家人全年的粮食,这些挑担的人可高兴了,并等待着下一次的交易。

但这南门渊,当他和二个儿子每天辛苦劳作开田回来,见到他曾经雇请的人,在无交易的时段,很多人,每天都无事可干一般,他的心中,因家中拥有大量的粮食,他有了自己的新想法。

很快,这些人直接为他开垦梯田了,那报酬可以,干工五天,每个人,可得到十天的口粮。

半年后,这被雇请的十来户人家中,竟破天荒地拥有了余粮。

传出去的话,让其它没能成为南门家作交易挑担者的人,期盼能和人家一样,成为南门家的雇人。

五年以后,南门家邻近三、四十户人,一百多口成年男人和女人,成了南门渊常年雇请的人。

这占了他们居住地附近三分之一的家庭,而雇请的女人,就是做打麻丝的活。

让这里居住地的人吃惊的是,每当他们走出家门,这远处,漫山遍野,竟是南门家种植的亚麻地。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南门家附近那几十户人,他们家里的田地,竟已不是种植赖以为生的庄稼粮食,而是麻丝。

当踏入第六个年头的时候,由于为南门家做事的人已很多,这麻丝,是一年二至三次收获,一年一次交易,要雇请的人越来越多了。

就这样,从第一次试种亚麻,到现在,过去十二、三个年头了,当年四十岁开外的南门渊,现在已是五十多岁了。

这里,现在,方圆好几里的山上山下,这种植的亚麻,可谓满山遍野。

而居住在此的人,从当初三百多人,到现在,已超出一千人了,那是从更远的地方迁徙搬家而来,成为南门家雇工的人。

只要在此劳动,他们便可以吃饱,而主人南门渊并不苛刻,在此有温饱,在远古蛮荒之时,这是他们完全可以接受的现实。

正是在他五十五岁之时,这南门渊,成立了他的积山小方国,自命为王。

远古之时,这些部落、方国,传说中,是极多的,某一姓氏,在其地域形成势力,自可自立,按今天的角度,可能真还是一村一镇的小规模而已,而且远古时人口也不多。此时,夏王朝还没诞生呢。

当南门渊年老去世时,把小方国的王位授给长子南门柱。

南门柱、南门杞二兄弟,现在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从年青时二个人都很勤快做事,到现在拥有特权地位,这二兄弟,随着岁月的流逝,地位的突变,令他们的姓格,迵异不同了。

大哥务实勤事,但却缺乏魄力,性格平和懦弱,弟弟则不务正业,整天就是打猎和追逐女色,而且性格暴燥戾气。

这大哥南门柱,有一儿一女,儿子叫南门定,女儿叫南门枝。

这南门柱南门杞二兄弟,在父亲还在时,就已亲历了好多的事。

开眼界的,就是在当时被中原人称为南蛮之地的长江中下游,那里人口众多,种植的稻田,非常的多,令他们很是惊呀,而那南方的另一个大地方,在哪里,那都城,那规模之大,都是他们沿路走来,经历过的,从未能见到的大城,堪称都城,那里,人口密布,陶器,玉器,铜器,铁器,非常繁多而精致。

而他们值得骄傲的麻丝,人家已用这麻丝作材料,用纺轮来织布了。

传说中的纺轮织布,也有近四千年的历史,真有待考古界的验证。

而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和淅江良渚遗址,现今考古学也已证实,在现今的四千年前,就已存在着当时他们的生活、劳动、生存的轨迹印记。

……

惊心动魄的争斗,也曾试过几次,在交换东西的路途上,遇上路匪。

但,他们也人多势众,而且他们的父亲南门渊,身材高大,正值壮年,几次都是带头冲在最前方。

这让他,成为了他们这积石山之上的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是他自立为王的原因之一。

他不但带着大家过上了足以温饱的好日子(远古而言),而且勇于担当,置大家的安全在自己的安全之上,当然,这些也有他自身的极大利益。

这是南门渊成立积山小方国的底气,众人都服他啊。

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也是形势所迫,因为,这山下邻近的二个部落的人,在他们小方国还没成立之时,都因为他们开始的富裕,发生了不断的磨擦。

某种程度而言,已不是普通摩擦那么简单,是真的被拦路打劫,双方开打过的。

山下,二个人数较多的部落,都曾经对他们不利,交易回来的路上,抢他们换回来的东西。

原因很简单,因为要路过他们的地方,人家要收这买路钱。

这在蛮荒远古,一点不为奇。

此时的南门渊,这积石山他们原居地之上的大王头人,感觉到了隐忧,他心中已有盘算,这就是他成立积山国的重要原因。

这南门渊,心中已决定,下几次的麻丝物品交换,必定要到中原那山西,河南之地,换取他们先进的金属兵器。

他也算是有见识的人了,他早已经到过这些地方,那是这十多年来跑来跑去,换物品到过好几次的地方了。

在那里,他见到过那些地方的人,那带金属箭头的箭矢,有些,甚至是整支都是金属的箭矢。其威力是他们所用的竹矢箭头无法比拟的。

令他惊呀的是,还有那金属打造的刀,枪,戟,铖呢,整件的兵器,全为金属一体。

这金属,在当时,可相当的贵重。

他的惊奇,并不奇怪,在他们的高山之上,没见过这些东西的人,几乎全是。

在那河南之地,他结识了那里的一个人,武功确也相当不平凡。

那是好几年前,他结识的一个朋友,一个大部族的武师。

所谓武师,就是部族族长请回来的武功师傅,用于捍卫部族利益与安全的重要人物。

这武师叫东陆,这东姓,是族长之姓,东陆姓东,是族长所赐,即他被族长视为兄弟一样的情份,可见其地位与身份。

这东陆武师,比当时的南门渊还年长一点,并且兼管着这部族的冶炼之事。

因而,当南门渊想要把亚麻丝换取一些金属器件时,须经过与他交流接触,互谈条件。

双方就此结识。

刚自立为王不久的南门渊,想要打造几个家传铜饰给子孙后代,此时,他的大孙子南门定,已四、五岁了。

当他再次找到这东陆武师时,南门渊豪爽地说出用整一担的麻丝换一个铸有自己部族图案文字的铜饰,并说出这次就要做五个,麻丝五担先交付。

这武师东陆,更是坦荡之人,而且厚道,明说现在先请他在湿泥巴上画写好要铸的文字图案,后天挨晚过来拿做好的铜饰,麻丝方面,做五个,三担麻丝足够的了。

也许这叫缘分,也许远古时的人也纯朴,事情该是怎么样的,就该怎么样,这东陆与南门渊,相互交往都是愉悦的,甚至做了朋友。

这让积石山之上的小方国的大王南门渊,有了异地的这个朋友,在自己世居之地的外面世界,多了一个心中赞许与信任的人。

有一句话,叫“不打不相识”。

那是叫南门渊长见识的事,那是他和这武师东陆过手的手谈。

这手谈,是今天围棋的术语,其实,武术亦然。

一次,已四十多岁的南门渊好奇地问武师东陆,“你已这么大的岁数了,还能做你们这么大一个部族的武师吗?”。

远古时,因为医学与文明发展所限,一般人的寿命,普遍不长,因而,五十岁以上的人,通常被认为是老人的,而东陆武师,看上去也有五十多岁了。

其中也有一个原因,因他负责这冶炼,长年在这冶炼环境,是显得特别苍老些。

而南门渊这样敝开来问,双方交情,可见已非一般。

见南门渊这样问,这武师东陆先是笑而不语,后来委婉地说:“我教这族人武功,一般情况下我交由徒弟做的,因这里也没有和什么人有争执”。

南门渊听后,先是“哦”了一声,他本以为是东陆说已教了族人,他年纪大了,已不能打了,后来想仔细了,对方说一般情况下自己不出手,那岂不是有情况时,需要时才出手吗?

自己这四十出头,早已没有了那十多二十年前的血气方刚,也感觉体力也大不如前,但这武师身份的东陆,比自己大好几年,现在他的本事究竟如何?他的身手还能像年青人那么敏捷吗?特别是,他的体力,还行吗?对此,他是真感兴趣。

南门渊,他们所在的甘肃之地,男人们都性格豪爽,心里想什么,总不爱藏着掖着,特别是在好朋友面前,更何况,他们尚武。

因而,他对武师东陆说:“老兄,我总感觉你这武艺不知有多深浅,今天,你就让我领教领教吧”。

这东陆笑了,他在去年就己知道面前这个朋友,自立方国,成了他们那里的小方国的大王,因而,他有点忍俊不禁地笑道:“你刚做大王,就不怕在你们这群人里丢丑?”。

“唉,这有什么,老兄是大部族的武师,胜我有什么奇怪的,我只想知道老兄的武艺能比我高出多少?”,这南门渊说道。

其实,这南门渊的武艺确是稀松平常,只懂那么几招半式的散打之术,只是他已大半人生了,还没见到过真正的高手是什么样的。

武师东陆见南门渊这样说,拍拍身上的泥尘,站了起来,右手掌朝南门渊轻轻的做了个手势,“来吧”,他说道。

南门渊抱拳说道,“老兄,我绝不会伤到你的,点到为止”。

他站好姿势,一个黑虎掏心,向东陆击去,当然,这是虚招,右脚早已踩出,向着这东陆左脚踝踩去,当然,他出招快,但留着力。

而东陆这边,上身侧过,左脚抬起,先是往后一跳,刹那向前一纵身,伸手在南门渊的左脸上摸了一把,这南门渊,还没能侧身再躲,后背已被东陆轻轻按了一下。

想侧身没能做到,失去平衡的身体被按了一下,这南门渊往前踉跄了三四步,几乎跌倒。

等他站稳,这武师东陆已在他身后,且左手已然架在他的右手之下,怕他站不稳跌倒。

二个回合都没有。

刚站稳的南门渊,愣愣的迸了一句:“老兄,我真可以啊哈”。

武师东陆不明白他的意思,含糊地说:“可以,可以”。

这南门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可以个屁啊,我的天啊,我还敢跟你老兄过个招喔,我这,哎呀,老兄你怎么不早跟我说你历害得很啊,弄得我都要笑死自己了”,他说到。

这武师东陆被这积石山小方国大王弄得哭笑不得,心想,我又怎能早跟你说这些了。

由此,这积石山小方国的大王,当感觉下面山下的部族的人欲对自己不利时,心想要和东陆武师谈谈这武术方面的事。

由于心有挂虑,所以,当又有大量麻丝需要交换时,这南门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向河南这边走来,他要见上东陆武师一面。

很久不见,双方重逢,自然都非常高兴。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积山小方国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